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超声医学科依托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超声医学科,成立于2021年10月,主要承担全院门诊、住院、急诊的超声诊疗及常规体检工作。科室医疗工作基于国内首创的“医技协同、分级诊疗”模式,借助国内领先的“超声实时会诊平台”开展,所有超声医技人员均为华西本部派驻,与本部同质化管理。科室现有超声诊断室24间,超声穿刺室2间,拥有32台高端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具备普通灰阶、自动多普勒分析、脉冲反相谐波、M型超声、超宽视野成像、全息IMT、智能图像调节、精细血流成像、向量血流成像、超声造影、弹性成像、融合影像及介入导航等功能,提高了超声成像的清晰度及诊疗准确性。
超声医学科临床专科建设依托于华西医院本部学科基础,以疾病为中心设置了腹部(消化及泌尿)、甲乳、肌骨、妇科(含盆底)、血管及介入6个亚专业组。平均每年完成20万人次超声诊疗,开展特殊专科检查近4.15万部位,其中超声造影每年约2700余例,超声介入每年约3300余例。
临床专科特色一是构建多学科协作平台模式,为患者提供筛查、诊断、评估、治疗、随访一体化超声诊疗服务,如肿瘤多模态超声:利用二维、多普勒、术中超声、超声造影、弹性超声等新技术对肿瘤进行全面评估,服务精准诊疗;特色二是搭建全院参与的介入超声平台,开展超声引导下的多种穿刺活检、引流,以及超声引导下消融等微创治疗技术。特色三是基于临床问题导向及超声技术特色的医工交叉研究,如基于肿瘤超声新技术及糖尿病足、脑部疾病的血管超声临床研究,进一步开展应用流体力学、光声成像等新技术的医工交叉研究。
科室历史
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超声医学科依托于华西医院超声医学科建立,成立于2021年10月。华西医院超声医学科是国内最早开展超声医用及研究的单位之一,在黄承孝教授、罗燕教授及现任主任邱逦教授的领导下,已经发展成亚专业门类齐全、超声诊断及治疗并重的科室。超声医学科包括腹部超声(包括消化及泌尿)、心血管超声、妇产科超声、儿科超声、介入超声、浅表与肌骨超声、临床POC超声(急诊、麻醉、重症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超声科是教育部第一批重点学科(2007年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国家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2013年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是四川省医师协会超声分会主委单位、四川省超声医学会前任及候任主委单位、四川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会长单位。是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博士后流动站,超声医师规范化培养和专科培养基地、四川省超声医师规范化培养基地的负责单位、超声技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临床超声培训基地。
华西超声扎根四川、立足西南、面向全国,基于中国超声国情、借鉴国际超声经验、秉承华西医院“厚德精业 求实创新”的院训文化,积极摸索和实践符合中国国情、兼容国际及顺应时代的超声医疗模式和教育体系,为构建安全、分层、高效、开放的包括超声医师、超声技师、临床医护的大超声体系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