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8日,“对话ICU-华西行”重症互访交流活动第62期在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陈德昌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赵鸣雁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兼北部院区执行主任刘娇主任医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王常松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张晟副主任医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危重病科副主任谢晖主任医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刘景仑主任医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朱金源主任医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重症医学科吴志雄主任医师等来访嘉宾出席了本期活动。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学科主任、华西天府医院院长康焰教授出席活动并致欢迎辞,对各位重症同道在百忙之中参与本次活动表示热烈欢迎。康焰教授表示,“对话ICU-华西行”活动走进华西天府ICU一线,旨在通过“无修饰、原生态”的日常工作场景,进行最真实、最直接的交流,分享和学习彼此的优秀工作经验,也欢迎各位同道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意见。他表示,本期活动特别邀请到陈德昌教授、赵鸣雁教授等重症医学重磅大咖,对于华西天府ICU而言是一次宝贵的交流机会。同时,他也向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对四川省重症医学事业给予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陈德昌教授表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综合实力卓然,在医疗救治、教学培训及科研创新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值得观摩与学习。他强调,此次交流的核心不仅在于技术层面,更在于领略华西在临床科研建设方面的优秀经验,深入探索华西医院优秀的临床、科研思路,同时体会华西文化与氛围。同时,陈德昌教授也希望未来有机会邀请各位同仁到瑞金医院交流,共同促进重症医学事业发展。

参访团队和华西天府医院重症医学科医护技人员共同参加了医-护-技晨交班。ICU医生、护士、呼吸治疗师、专项管理人员齐聚一堂,基于功能强大的电子交班系统,从常规医疗工作交接、当日疑难危重病例汇报、可视化信息展示等方面全面回顾了全病房患者情况,查漏补缺,引起了与会嘉宾的深厚兴趣与激烈讨论。

交班结束,参访嘉宾分三组跟随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廖雪莲教授、医疗组长基鹏、医疗组长李孝锦进行查房,实地观摩了ICU病房建设及管理,交换了重症患者的临床诊疗经验。
结束查房,康焰教授主持开展科室建设与管理交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金晓东教授首先带来《华西重症三十二年》的主题分享,从专科概况、教学和人才管理、科学研究能力、学科引领辐射能力、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对华西重症医学科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主任医师/质控中心委员刘畅进行了《四川省质控中心工作汇报》,从质控中心成立过程、内部组织建设、质控体系建设、技术管理培训、工作规划与总结、质量控制与质量监督、信息化建设、特色亮点工作等方面展开了介绍。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廖雪莲教授从建科背景、ICU运作状况、智慧ICU建设等方面讲解了华西天府智慧ICU建设相关情况。在讨论环节,参会嘉宾就重症超声与临床结合、信息化平台与科研工作结合、数据整合管理、质控指标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下午,参访团队来到新川前沿医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尹万红教授带领参访团队参观了华慕创联-华西重症可视化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并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进行了介绍。四川大学重症医学研究室张巍研究员带领参访团队参观了重症医学研究室,对研究室发展概况进行了介绍。

随后,在陈德昌教授的主持下,与会人员召开学术交流会。四川大学重症医学研究室张巍研究员作重症医学研究室介绍,讲解了重症医学研究室的筹建和发展历程、组成架构、人才团队、主要研究方向、承担的国家级研究项目等情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刘娇主任医师带来《CRE流行病学现状和治疗策略》主题报告。她指出,近年来,全球范围内CRE的检出率持续上升,给临床治疗和患者预后带来了严峻挑战。随后她分析了CRE感染的高危人群,并提出一系列治疗策略,以及介绍了近年来在CRE治疗领域取得的新进展。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常松主任医师带来《浅谈如何做好科研》主题报告,指出科研要遵循“从临床中来,回临床中去”的原则,并总结科学研究的总体方向,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在讨论互动环节中,重症专家们就此次华西行的感悟、启发及思考等问题进行了分享和讨论。

“对话ICU-华西行”重症互访活动是由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康焰教授牵头创建的全国重症同道互访交流平台,自2006年举办延续至今,每次活动均邀请多位国内各地重症领域专家,以华西重症医学科日常医疗活动为载体,在临床实践中激发思维碰撞,探寻重症奥秘,分享专家经验,探讨重症医学管理和未来发展的方向,通过形式新颖全方位真实场景展示、多向交流,实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