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来住院,多亏了藏汉解语本,让我们藏族患者减少了语言障碍,住院期间和医护团队沟通顺利,相处融洽。”8月2日,来自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的一位藏族患者顺利从华西天府医院骨科出院,出院之际,她对骨科医护团队连连称赞。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骨科医护团队共同编辑完成藏汉“解语本”,并上传至骨科病房床旁交互系统,极大的便利了骨科就医藏族患者,为改善患者就诊体验迈出坚实一步。

语言是信息的承载,是沟通的桥梁。有效的沟通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是医患共同协作,战胜疾病的前提。但当医患之间言语不通,当病情交流无法顺利进行时,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遇到了阻碍。自2022年2月华西天府医院骨科开科以来,接诊及入院藏族患者80余位,平均年龄50岁,且部分患者文化程度偏低,长期居住于藏族同胞聚居地,对汉语不甚了解,这对医患双方而言,都是极大的不便。言语的不通让患者无法清楚的表述自己的不适和需求,让医护的建议难以及时准确的反馈给患者。


日常医疗护理过程中,骨科医护团队深刻的感受到藏族患者就医的不便。陌生的生活环境,有差异的饮食文化及生活方式,不同的语言,这些都极大的降低了他们的就诊体验。因此,骨科决心制作一份科室常用语的藏汉互译本,希望通过这份互译本,可以解决藏族患者言语不通的问题,帮助他们改善就诊及住院体验。
很快,在骨科医护团队的共同协作下,互译本制作紧锣密鼓的开展起来。前期,团队成员重点开展问题收集,广泛了解藏族住院患者的需求及疑惑,明确哪些常用语适用于骨科住院患者,力求涵盖面足够广,且不失精简,不显冗杂;中期工作围绕藏汉互译,先对收集到的常见疑问进行详细的解答,再寻求藏语学者的帮助,将这些疑问及答语精确翻译,并制作成电子文档;后期,反复修订及审阅,适当美化文本及调整文字排版;最终,在天府骨科医护团队的不懈努力下,藏汉“解语本”制作完成并成功上线骨科床旁交互系统,它成功的打破了交流的障碍,再次建立起了沟通的桥梁。

藏汉“解语本”自2023年7月下旬上线至骨科病房床旁交互系统以来,已实际应用于服务住院藏族患者。藏汉“解语本”的成功制作及应用带给了医患双方便利,得到了藏族住院患者一致好评。这份“解语本”也正是华西天府医院骨科医护团队长期秉持“关怀 服务”理念的最好体现,始终坚定不移的站在患者的角度,思患者所思,想患者所想。未来,骨科也将继续尽最大的努力,帮助每一位患者解决问题,持续提升华西天府骨科医疗护理质量,为每一位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